宋立林 著《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版暨序言、后记

以孔门后学为代表的先秦早期儒学正是这一阐释、诠释历程的开端,也是孔子思想得到第一次深化的阶段。孔门后学构成了早期儒学在孔子之后的第一次诠释主体。

宋立林主编《洙泗》第二辑“ 梁漱溟与孔学重光”出版暨后记

从梁漱溟先生切入了解近现代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由梁漱溟先生认识儒学和中国文化也是不错的选择。“追随梁漱溟”而思考,将是一个长期的时代课题。2017年5月举行曲阜师范大学举办第一次洙泗论坛即以“梁漱溟与孔学重光——追随梁漱溟”为主题,本书乃此次论坛的论文的结集。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潘岳 著《中西文明根性比较》出版

“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潘岳同志截取中西文明发展史上的“战国与希腊”“秦汉与罗马”“五胡入华与蛮族入侵”三个历史时期,从文明、政制、民族角度,对中西文明根性进行了剖析和比较,勾画历史的脉络,起底文化的基因,···

王长华 著《孔子答客问》出版

本书是一部社科专著,在充分占有史料并严谨辨析论证的基础上,以活泼生动的“问答”文体,请出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现身”解惑答疑,从而系统全面地呈现这位伟大先哲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脉络。

李萍 著《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出版

中华茶道与儒学存在高度的契合。儒学的要义是尽心、知性、知天,中华茶道所包含的尊重生命、精行俭德、顺从自然等思想要素分别对应的正是儒学上述三个主体内容。本书稿通过心性论、认识论、修养论、交往论、境界论这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儒学与茶道融汇交织的表现形态。

刘彤彤 著 《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出版

《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主要从不同角度讲述儒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并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与建造方面与中国儒学不可分割的关系,理清了关于园林现象、庄老之说与儒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对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理论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杨逸 著《宋代四礼研究》出版暨序言及后记

本书旨在探讨一种处于经学与史学之间的礼学知识形态。所谓“四礼学”是从礼经学系统中分化出来的,与“三礼”之学、“五礼”之学相区别的,以冠、婚、丧、祭为主要内容,以私撰礼书为文献形式,试图总括个体生命全程、儒化日常生活的礼学系统。宋代是四礼学体系的形成时期,本书考证了约60种宋代四礼文献,对四礼仪式的相关问题做了专题性的···

姜海军著《宋代经学思想发展史》出版

北宋时期经学从注疏之学转向义理之学,而南宋是二程洛学后传诸派经学发展的历史,也是性理经学范式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学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丰富、完善的阶段,开始在二程洛学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湖湘学、闽学、心学、浙学等流派。

萧萐父 著《中华慧命续千年》出版暨编序

本书选取了萧萐父先生纵横捭阖的十多篇经典文章。从纵向上看,涵盖范围跨越了中国上古、中古以至近现当代的的两千多年历史;从横向上看,又包涵了儒释道学说及相关具体代表性人物的专论,充分反映了作者学术取向的广博无涯。本书还有一个特色是入选文章多为萧先生提交给学术会议的文章,在参会同时萧先生往往还留下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诗···

张永义 著《异类中行——方以智的思想世界》出版

本书是作者近年研究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论文合编。除引言外,十四篇文章大体分为四组:第一组讨论觉浪道盛、憨山德清和方学渐的学说,它们构成了方以智的师承、家学和思想背景。第二组集中处理《药地炮庄》,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该书的成书经过、解释特色以及在庄学史中的地位等。

《论语文献集成•明代编》出版暨序言

《论语文献集成》是由孔子故里的曲阜师范大学编撰的大型文献汇编,将全面、系统影印收录历代《论语》刻本及研究文献约一千种,按时代分辑影印出版,以求原原本本反映《论语》历代流传演变的面貌,及各时代研究者的不同学术精神,为探究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打下坚实文献基础。本编系统收录产生于明代的《论语》文献一百五十···

丘濂 等著《诗经地理》出版

本书主要讲述与《诗经》相关的山、水、植物三个方面的话题,配有100余幅图片,视觉呈现效果较好。全书的特点是,以《诗经》这部经典传世文献记载为线索,以其中提及的地理要素作为切入点,将先秦时代的历史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同时又不断切换镜头,从历史走进现实,从现实反观历史。各篇文章均来自周刊记者的采写,既有记者的视角,也···

王东杰 著《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出版暨后记

本书追索了明清思想转型的要角、清初北方思想家颜元的生命史,寻绎其心理、情感和身体的经验如何滋养并型塑了他的思考,并试图展示那些在今人看来也许是“陈腔滥调”的儒家理想,如何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意义冲击。

谭德兴 著《近代儒学与文学: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精)》出版

本书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近代贵州文学发展的儒学内涵。探讨了近代贵州书院发展的儒学内涵,及其对科举文学作品的直接影响。深入探析了遵义文化家族的儒学内核和这些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及其文学创作中所呈现的儒学色彩。探讨了近代贵州方志艺文编纂的儒学化倾向和近代贵州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其所呈现的儒学内涵。···

李峻岭 著《从荀子到董仲舒——儒学一尊的历史嬗变研究》出版

荀子上继孔孟之学,下启两汉儒学,在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却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地,原因有二:一、荀子的两大弟子韩非、李斯为法家代表人物;二、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贯彻到实际中似乎与法家相去

俞荣根著《礼法中国: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出版

本书是俞荣根先生第三本论文集,与其前两本论文集《道统与法统》《文化与法文化》一样,俞先生的儒家法思想一以贯之。本书书名更是表现出儒家法文化的形态特征:礼法,更加鲜明地强调了儒家法“礼”的地位。本书由23篇论文与6篇访谈文章组成,形式不一,统合于“礼法”的主题之下,形散而神不散。本书引用古代经典作品种类较多,或点到为···

丁明利《徐复观思想研究:政治哲学的视角》出版暨高瑞泉序言

徐复观以港台新儒家闻名于世,与20世纪的三大思想流派均有牵涉,一直备受各方的关注与研究。本书基于中国政治思想的现代转型,以理想政治及其辩难来界定政治哲学,并从理想政治“是什么”和“如何可能”两大视角六大方面,详尽阐述了徐复观的政治哲学思想。

何益鑫 著《〈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出版暨后记

作者认为,《周易》卦爻辞原是一部系统性的历史叙事,其叙事跨度从文王即位之初开始,经过文王、武王的时代,直到周公致政于成王结束,涵盖了商周之变的主体过程。为此,本书详细考察了卦爻辞关于“帝乙归妹”“受命称王”“晚年征伐”“武王克商”等重大历史事件及太姒、周公等人物的叙事,并从叙事角度对六十四卦卦爻辞作了全面的注释和解说。

陈卫平 著《儒学之“道”的哲学品格》 出版暨自序

儒学特别是儒学之“道”能否称得上哲学?这是中外颇有争议的问题,本书作了肯定性的回答。哲学作为“类称”的本质规定有两个方面,即探讨宇宙人生最根本的普遍性原理和人最根本的价值理想,而儒学之道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由此表现了哲学的自觉和个性。儒学之道这两方面的意义是围绕“性与天道”而展开的,同样讨论和回答了康德的四大哲学问···

陈永宝 著《朱熹的儿童哲学研究》出版

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朱熹的儿童哲学”,意在从总论的角度解决“朱熹儿童哲学”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第二章“蒙学思想与儿童哲学”,意在从朱熹的儿童观中开出朱熹儿童哲学存在的可能性;第三章“没有‘儿童’的儿童哲学”,意在指出马修斯式儿童哲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第四章“赤子之心与儿童哲学”,点明了朱熹儿童哲学的核心内容···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