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凯著《舆图换稿:明清之际的中国法哲学》出版暨绪论

本书运用法学新古典主义方法,通过对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十个人物思想的个案研究,展现了明清之际中国法哲学的面貌。

屠凯著《日就月将:十五至十六世纪的中国法哲学》出版暨绪论

本书勾勒了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国法哲学的轮廓。明代自建立至万历前期的二百余年间,中国士人在理学的传统内对于一些最为根本的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日趋深入的思考和辨析,遗留下丰富而雅致的百千篇章,是我们民族和文明固有的思想宝藏。本书原则上按照生卒顺序,选取了曹端、薛瑄、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

《原道》第38辑出版暨内容简介、目录及摘要

本辑儒学研究栏目广涉穀梁传正论、荀子法思想、上古观礼论、春秋王鲁说、北宋稽古学、晚明治道论、晚清公羊学,以及明代书院、魏源理学、苏南义庄等基本命题,不乏新意和推进。百家论道栏目从道家与佛家、政治学与民族学等他者视角,观照清初图书易学、康有为政治思想、儒家博爱观、英语世界书院等交叉议题,互鉴互明所在多有。处士横···

张树业著《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出版暨李景林序

礼乐文化深度塑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是华夏文明的根本标志和传统教化的重要形式。《礼记》因其荟萃早期儒家礼乐释义文献,全方位论析礼乐之本原、本质、结构、特性、功能与意义,成为理解礼乐文化精神的核心经典。本书致力于回归传统经学诠释思路,化用章句、义疏等解经体裁,通过对《礼记》的精细解读,勾勒···

于述胜著《〈中庸〉通解》出版暨自序

研究中国哲学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取向,一种是主观的、现代的、创造的取向。本书无疑属于前者。书中异于前人之解,乃为疏通文本的需要,而非借题发挥的产物。本书作者坚持以经释经、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原则,在广泛研读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前人的诠释分歧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认真辨析,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于己···

“国学经典真精神·五经系列丛书”出版,廖名春领衔撰写

以“五经”为代表的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关于诸种经典的文本内容、成书真伪,甚至其基本性质,有些误说长期流行,难以廓清。由著名学者廖名春教授领衔撰写的“国学经典真精神·五经系列丛书”利用出土文献等新材料破除旧有误说,使得还原经典本来面貌、揭举经典真正内涵成为可能。该丛书在科学性与通俗性之间寻求···

陈力祥 著《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出版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宋明道学的理论渊源,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

徐公喜 著《宋明理学理治社会文化研究》出版

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已经由先秦汉唐的“礼治社会”转向“理治社会”。“理治社会”是以宋明理学思想为指导,以天理为根据,合传统治理之道,以“德礼政刑”为主要治理路径的多维度社会理治模式,待人以理,化民以理,追求道德伦理化、伦理道德化的统一,礼制与政治制度理性化、法律理学化,以图实现天下平的理想社会。

粟品孝 编《历代周敦颐文集序跋目录汇编》出版

本书是对已知周敦颐文集各种版本进行全面普查和搜集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实用工具书。周敦颐是宋朝“理学开山”,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柯小刚著《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出版暨绪论节选

现代学科划分常把《诗经》归作文学、文献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于是,《诗经》作为经书的意义被遗忘,《诗经》所承载的诗教传统亦因之而断绝。本书拟从齐、鲁、韩、毛四家诗说及宋明诸家《诗经》阐释出发,结合当代问题意识,重新激活《诗经》经学阐释的诗教义涵,回应时代问题。通过大义发微式的经典解释工作,作者希望能把《诗经》···

梁治平著《观与思——我的学术旨趣与经历》出版暨自序

本书是梁治平先生四十年的学术心得,文字净雅,言必有据。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学者,梁先生的学术经历既是其上下求索、探寻发现的过程,亦是大变革时代的一份侧记。

刘彬著《帛书〈衷〉篇新校新释》出版暨刘大钧、林忠军序

《帛书<衷>篇新校新释》采用裘锡圭《集成》版最新释文,在全面吸收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校勘和训释,提出诸多新见解,材料丰富,考证详实,创见迭出,是目前《衷》篇专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此外,对《衷》篇的篇名、字数、章次、成书、作者及其象数思想等,本书也进行深入考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刘彬 主编《易图文献选辑(第二辑)》出版

《易图文献选辑(第二辑)》收录以清代为主的易图文献一百一十七种,加上《易图文献选辑(第一辑)》收录的清代之前九十八种,共二百一十五种,构成宋元明清基本易图文献。由这些文献,可见宋元明清易图学发展流变的概貌。

刘彬 主编《易图文献选辑(第一辑)》出版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刘彬教授主编的《易图文献选辑(第一辑)》由线装书局出版。

《郭齐勇新儒学论文精选集》在台湾出版暨序言

随着对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与人物研究的开展,两岸三地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为此学生书局策划出版“当代新儒学丛书”,由郭齐勇、高柏园担任主编。丛书收辑台湾、大陆、香港、海外学者共三十位。选取其中最精辟之作,以论文集形式出版。每册书后附作者简介,与该作者新儒学研究论著目录。目前已出蔡仁厚、郭齐勇、李明辉三册。

张清江 著《信仰、礼仪与生活——以朱熹祭孔为中心》出版暨后记

本书希望说明,在朱熹这里,先圣作为“道”的象征,成为“神圣”介入其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不仅是用以界别自身与异端的价值根基,更是其实践成圣工夫的意义基础,从中清楚可见朱熹对于神圣价值的信仰和守护方式。正因如此,信仰、礼仪与生活的复杂关联,在朱熹祭孔礼仪实践中获得了很好呈现,由此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儒者生命实践的深层意涵···

邵志择 著《从外国冬至到圣诞节:近代以来圣诞节在中国的节日化》出版

本书是关于圣诞节自近代以来如何逐渐在中国的部分都市里成为一个商业化节日的研究,时间跨度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改革开放以后。本书的主题在国内尚未见系统的研究,作者对圣诞节在中国流行的梳理较为详细,对其所遇到的文化回应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陈晓杰 著《朱熹思想诠释的多重可能性及其展开》出版暨吾妻重二序

本书内容共八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第一至第四章是对朱熹思想的研究。在第一章到第三章中,作者主要从朱熹思想的三个重要概念——“心”“天”“天地之心”——对朱熹的思想进行诠释,探讨朱熹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继续挖掘的可能性。在第五章到第八章中,作者以朱熹再传弟子真德秀为研究对象,探讨他在大量的青词书写与祈祷中所体现的···

常樯 著《走近孔子,发现自己:青春版<论语>经典语录导读》出版暨自序

作者在这本书的自序中开宗明义地说,这本书是给青年人看的。给青年人看,就要研究青年人的需要,给青年人提供其所便利的接受方式及其所需要的营养。基于此,他把全书分成了“学习”“道德”“修为”“为政”“君子”“弟子”六个部分。

张卫红 著《敦于实行:邹东廓的讲学、教化与良知学思想》出版

本书通过考察明代大儒、阳明弟子邹守益之学术思想与历史活动的互动,展示了阳明学者思想与实践的一体性特质,再现了一个理学家以“天理、良知”之价值来传播学术、引导现实政治的理想追求。以此深入揭示了阳明学者的思想与社会历史实践的密切关联,探寻了哲学史与社会史、文化史视野相融合的解释路径。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