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当初就直接称为《诗》,据说是由孔夫子亲自删定编辑而成的。孔子教学生几门功课,即以《诗》打头,他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由此都可见他对这部自编教材的重视。
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为了存续和拓展我国新时期以来蔚成大观的国学事业,也为了更好的深化和推动国学研究向着时代性、前沿性和国际性的方向发展,经过多方努力与筹备之后,新更名的深圳大学国学院决定复办《国学集刊》。
中国礼治的生命力,藴含在从《仪礼》第一座高峰到《大唐开元礼》第二座高峰这一制度的承袭流变过程中。笔者的基本思路是将此时段各类史书所载礼制史料通盘汇辑,逐条缕析,将礼制因革回填入汉唐间礼典施行的时空背景中,予以系年,编著成《汉唐礼制因革谱》。
《思复堂遗诗》是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的母亲陈卓仙(字大任,1887-1964)的传世诗集。杜维明、郭齐勇、张祥龙、杨儒宾教授欣然作序,杨祖汉先生盛情推荐,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秦燕春副研究员作了详尽的笺注,针对诗集重新考证编年,校订错讹,针对现代读者的情况,对难懂字词与引用典故逐一笺注。
本书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的思想随笔集。1994—2018年间,从长达二十余年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阐释文字中,采撷经典的片段呈现给读者。陈来先生不仅勾勒了二十余年的文化特点,也对传统文化作了富有创建的阐发,字里行间彰显反思和批判的力量。从这些有思想温度的文章中,可以窥见百年传统文化的学术传承、传统文化复兴运动···
《现代儒家哲学研究》以当代中国文化的视野和中西哲学的融合前景作为研究和观照的出发点,从 “文化观”“心物论”“形上学”等角度,详细讨论了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冯友兰等学者在儒学上的创新和发明,探索了20世纪现代中国哲学家在发展具有中国性的哲学方面的经验。
陈来著《冯友兰的伦理思想》出版暨简介目录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出版了多种论著,他在宋明理学及现代儒家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尤为学界所瞩目。北京大学教授杨立华曾评价他“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几乎完成了中国哲学通史的工作”。的确,陈来以一己之力,为专深之学,成通贯之局,其论著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哲学史研究领域中具有典范性的意义。
本书从中国哲学内在的思想性出发,阐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当下的意义。
《周易》为儒家经典五经之首,地位尊崇,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