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文 著《算学与经学 中国数学新史》出版暨序言

数学(古时称“算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学科。清末以来,随着现代数学的传入,中国古代的诸多数学传统均失去了现实的实用价值。近代学人李俨(1892-1963)、钱宝琮(1892-1974)以现代数学方法整理中国古代数学遗产,开创中国数学史学科。自此以后,国内外学人纷纷以此为业、撰著数史名篇,是为旧史。

刘莹 著《儒学的日本化:近世日本京学派思想研究》出版

“儒学日本化”的提出虽然始于明治以后,然而其历史进程的展开集中体现在江户时期,尤以京学派朱子学的崛起为典范。诞生于日本江户初期的京学派,以藤原惺窝为始祖,以林罗山、松永尺五、木下顺庵、室鸠巢、新井白石、雨森芳洲等为代表人物,是日本儒学史上最具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学派。

俞江 著《〈周官〉与周制》出版暨序言、后记

癸卯第一天(公历2023年1月22日),早晨五点刚过,手机声响把我惊醒。伸手一看,是俞江发来的拜年短信。十多分钟后,又接他的短信,告诉我《〈周官〉与周制》已经杀青,正在联系出版。同时把该书的目录和前言发了过来,要我看完书稿作序。

〔宋〕黄士毅编,徐时仪、杨艳汇校《朱子语类汇校(修订本)》出版暨新版说明

九州大学图书馆藏有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共九函,四十二册,一百四十卷。徽州本保留了许多黎靖德编《朱子语类》所没有的内容。徽州本上承《池录》,下启黎编,在语录到语类的形成过程中处于关键的地位。

谷继明 著《参赞化育——惠栋易学考古中的大道微言》出版暨引言

本书以清代乾嘉吴派学术的代表惠栋之易学研究为主题。惠氏家族三代传《易》,惠栋可谓是清代汉学派《周易》研究第一人。全书从惠栋家学渊源讲起,说明他如何通过“师法”的方法论,从理学传统转进至自己的“一家之学”,树立起汉学旗帜。

李震 著《观物:邵雍哲学研究》出版

邵雍是北宋理学建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易学家,其思想具有高度的独创性。然而,与同为北宋五子的周敦颐、张载、二程四子相比,邵雍的哲学因其异质性和复杂性,而鲜有深入的综括研究。《观物》一书旨在完成这个颇具难度的课题。全书视野开阔、考辨扎实、分析细密,对邵雍的生平、著作与哲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是邵雍研究的最新成果,···

何俊 主编《知宋·宋代之儒学》出版暨引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两宋时期尤其如此。我们这一套“知宋”丛书,旨在为有一定文史基础并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两宋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学习的门径。

李山 著《诗经论丛》出版暨序言

本书辑录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李山老师在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关于《诗经》的研究成果,是李山老师多年以来《诗经》研究的心血凝结。书中对《诗经》中一些诗篇的著作年代、篇章创制以及所体现的农事观念、所演绎的社会变迁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析读,在《诗经》研究中又蕴含着历史的思索,力求为读者展现《诗经》研究中一些值得重点···

关长龙 著《礼学文献八讲》出版

《礼学文献八讲》超越了传统礼学研究的单一径路,吸纳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成果,对礼、礼学及礼学文献进行了创新性的体系构建和理论阐释。全书立足于“礼以成人”的基本功能,各讲细致入微地讨论和总结

杨朝明 主编《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出版暨后记

本书是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曲阜儒家碑刻集成的结项成果。全书200余万字,共三卷,按时间顺序收录具有代表性的曲阜儒家碑刻628通,并以存目的形式对其余重要碑刻予以整理附录,是对曲阜儒家碑刻文献的一次全面整理和研究。

廖名春 著《中国早期思想史与文献研究》出版暨前言

《中国早期思想史与文献研究》是关于中国早期思想史及相关文献研究的论文集,共三十二篇。其中与《论语》相关者六篇,与《周易》相关者四篇,与《尚书》相关者四篇,与《老子》相关者三篇,与《礼记》相关者五篇,与《孟子》相关者四篇,与《荀子》相关者六篇。

张固也 著《先秦诸子与简帛研究》出版暨后记

本书为一部学术研究著作,主要涉及先秦诸子与出土简帛两方面的研究。作者治学的中心思想是,在先秦诸子与出土简帛的研究中,编联复原是仅次于文字释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者只有在正确的文本编联和复原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准确诠释其内容和思想。

杨复 著、马延辉 校点《仪礼图》出版

《仪礼图》十七卷,附《仪礼旁通图》一卷,南宋杨复撰。以图治礼,素为礼家所倡。礼图之学渊源甚早,但此前多集中于器服名物,少制度仪节。杨复《仪礼图》以《仪礼》经注为本,分章析节,以仪节图研习礼经文本,以名物图作为说明。全书体大精深,滥觞乎张惠言《仪礼图》。

郭齐勇 著《吾道文丛·返本开新》出版暨序言

本书为著名学者传记丛书《吾道文丛》的最新品种。丛书收录成中英、钱理群、冯天瑜、汪荣祖、郭齐勇、赵汀阳等多位学术名家的学术自传,内容是学人自述学术生涯和学理思考,兼忆学林往事。通过学者的自传印证相关学理的来龙去脉,同时折射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流变。

邹元标 著《邹子存真集》 《邹子愿学集》 《邹忠介公奏疏》 《南皋邹先生会语讲义···

邹元标一生著书不辍,著作等身,本次整理的邹元标四种著作包括:《邹子存真集》《邹子愿学集》《邹忠介公奏疏》《南皋邹先生会语讲义合编》。这些珍稀明刊本的影印比较完整地呈现了邹氏思想全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阳明后学、黔中王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陈来 著《朱子哲学研究(增订版)》出版暨引言

当代著名哲学家陈来教授成名作,朱子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深入了解宋明理学必读书!

安乐哲 著《成人之道:儒家角色伦理学论“人”》出版

本书为著名汉学家、比较哲学家、孔子文化奖得主安乐哲的新作。作者对一贯主张的儒家角色伦理学进行了深度诠释,从宇宙论基础出发进一步揭示其思考起点——儒家过程性的人之理念:“人之成为”或“成人”。

于雪棠 主编《儒家语录类文献论丛》出版暨后记

语录类文献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注疏相比,语录类文献不仅可以依经辨义,也能在经典之外自创新义,其问题指向更明确、更集中,更便于直接表述言说者或编纂者的观点,更有利于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儒家语录在宋元明清的兴衰,既有儒学发展的内在原因,也与政治、制度、文化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陈赟 著《文明论的历史哲学》出版暨导论

以对西方历史哲学的检讨为基础,立足中国传统,努力发展新型历史观:以多元交织的意义之网替代近代西方的线性进步论,以“天下归仁”扬弃以自由为中心的历史叙事,以历史生生论克服历史终结论和历史虚无主义,以多元一体的共生意识替代文明冲突理论等。在世俗化时代,这是一种在历史内部把握历史意义、建立历史性生存的开放历史观。

魏衍华主编《论语学研究》第三辑出版

近日,由孔子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基地研究员魏衍华主编的《论语学研究》(第三辑)“《孔子家语》与中国文化新认识”专辑由齐鲁书社出版。本书由中国孔子基金会资助出版,是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基地”成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