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昕】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⑤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骄傲。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托举着一个民族的现在,指引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之一。

【刘林翔】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底色。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其中,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作为重要元素之一,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激励着我们风雨无阻向前进。

【张勤繁】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③

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就的坚不可摧的文化护盾,造就了中国的韧性,成就了中国的伟大。这种共同体意识,来源于中华文明悠久厚重的大一统传统,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内在契合性。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一···

【郝涛】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②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之一。“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治国安邦理念: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不断夯实根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唐小芹】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①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与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中的包容性、和平性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并转化成与时俱进、视野阔达的全球治理观,呈现出“怎么来、怎么化、怎么办”的清晰的文化传承脉络和文明发展轨迹。

【曹润青】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礼记·礼运》篇“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观念,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高远的社会理想。这一理想既以“天下”为单位,涵盖整个世界,从而超越单一国家、民族与文化的个别立场,体现最为普遍的人类立场;同时,它又以“公”“同”为价值追求,超越民族、文化、国家间的等级观念与歧视偏见,传递全···

王绪琴 著《天理与人生的贯通——朱子心性论的内在结构与双向开展》出版

在儒家那里,心性论主要关注的是先天道德(天道或天理)何以通过人心贯通于人生的问题,这是儒学的核心问题。自孔子以来,儒家给我们展示了众多路向和理论形态。而自孟子重视心性修养以来形成的理论进路,至宋代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精微的发挥,到朱熹集众家之所思,继承、融合并发展之。

任翔 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中级本、高级本)出版

经过几年集中研究,我们终于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阅读文化建设的战略与策略研究”与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策略研究”。

董露露 点校《诗问》出版

牟应震,字寅同,号卢坡,山东栖霞县人。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举人,官任禹城县训导、青州府教授,后弃官归里,专心著述。着有《夏小正考》《毛诗质疑》《周易直解》《四书贯》《胡卢山人诗稿》等,《诗问》爲《毛诗质疑》之一种。

【束景南】重新认识朱熹的心性论

王绪琴先生多年潜心研究宋明理学,其中对朱熹的心性论尤有精辟独到的探讨,他在精心写成了《气本与理本》《周易重读新解》两本书的基础上,切入到对朱熹的心性论思想的研究,又写出了《天理与人生的贯通——朱熹心性论的内在结构与双向开展》一书,境界别开,令人眼睛一亮。

【李春蓉】异域风雅颂:《诗经》在俄罗斯传播的思考

俄罗斯学界从世界文学的高度给予《诗经》崇高的评价,充分肯定《诗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1880年,俄罗斯《诗经》学的奠基者——汉学家王西里撰写了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纲要》,他在书中写道:“《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著名《诗经》学专家费德林把《诗经》界定为世界文学经典,···

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

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日前在厦门校区陈延奎大楼举行。这是华侨大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大统战的标志性活动,为加快哲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中华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交叉学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吴飞】仁之实与仁之端——《孟子》仁说发微

孟子对仁之实的讨论,是在文质论的架构中展开的,需要加以节文,而对仁之端则需要扩充。这两个方面并不相同,是交错展开的。作为仁之实的事亲即亲亲,根本上来自生生,却不等于自然的生生,而是因对生之反思性确认而产生的德性,这与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伦理是非常不同的。由消极的恻隐之心来理解人性,是孟子人性论中非常独到的人性论···

【儒家邮报】第39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74年暨孔子2574年〔耶稣2023年〕9月4日邮发

方光华 著《中国思想学术史论稿(修订版)》出版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思想学术发展历史和前景的初步探索,包含先秦儒道关系、两汉经学学术、佛学儒学关系、近代学术文化思潮、中国思想史研究发展趋势等内容,此次再版修订了前版内容存在的谬误,突出了作者关于上述内容的观点和判断,同时增补了作者的新思考。

李辰 著《九江学派:晚清思想标本》出版

作为《岭南学术思想丛书》的一种,本书兼具通识性与学术性,内容上以九江学派思想承继为线索,在介绍九江学派创始人朱次琦及其高弟简朝亮、康有为的生平学行之余,重点论述了九江学派的教化宗旨与经世观念,也论涉九江学派第三代学人梁启超、邓实、黄节的治学理路与社会活动,以此展现九江学派的学术源流及其思想群像,探讨其学派在中···

吴迎龙《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整理说明(《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本)

为了聚焦学界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分享经学研习过程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近期开设了新的推送栏目——「新书信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着」「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

任翔 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启蒙本、初级本)出版暨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课题研究和充分调研,我们整体编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

马永康 著《康梁学派:近代启蒙先锋》出版暨结语

本书是《岭南学术思想丛书》的一种,论述“近代启蒙先锋”康梁学派的学术思想、社会活动,以康有为为主,以流亡前梁启超等康门弟子为辅,勾勒出康梁学派的流变图景,进而论述康梁学派学术思想中的问题及可能具有的理论意义。

"儒家实学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韩国成功举办

8月29日,第十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成功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共同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韩国国立安东大学退溪学研究所具体承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给予了大力支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