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5期出版

《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5期出版

《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4期出版

《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4期出版

《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

《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

《走进孔子》2022年第二期出版暨征稿函

《走进孔子》(国内统一刊号:CN 37-1501/C)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山东齐鲁书社出版有限公司主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刊物。现为双月刊,每双月28日出版。

《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1期出版

《走进孔子》杂志2022年第1期出版

《王文成公全書汇校》出版 中国文化书院获赠图书

近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暨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获《王文成公全書汇校》(全五冊)汇校者王强先生所赠该书以及《阳明文献论集》及“王阳明笺谱”。

孟子研究院暑期公益课堂第五讲开讲

8月26日下午,在孟子研究院举办暑期公益课堂第五讲。本期讲座由山东青年琴家、古琴非遗传承人、峄阳琴社及孟府琴馆创办人白芳老师主讲《七弦与编钟:感受传统音乐之美》。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传承普及部部长殷延禄担任主持人。

2023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圆满结束

8月28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3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总结会议在山东邹城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出席会议并讲话,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秘书长米怀勇参加会议。

【赵轶峰】科学之外,为何仍需历史理性引导未来?

大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段时间,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等学者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在此时期,世界若干主要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实现了理性觉醒。时至今日,轴心时代的这种觉醒仍深刻影响世界。

【任俊华 郭子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

儒家诸多经典阐释了“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其中,《中庸》阐释得最为明确详实。《中庸》释“执两用中”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两端”者,“过”与“不及”,执其两端循中道而行,是君子德性修养、行为处事最合宜的尺度。

【王广禄 陈林 刘怡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学智慧

畅通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的血脉联系,发掘“人本”等思想资源的内在价值并将其运用于现代管理实践,探索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有助于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共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江求流】《四书》的成立与儒家经学的更新

基于《四书》所形成的新经学必然是一种儒家式的心性之学,但这种儒家心学又自觉地建立在《四书》等经典文本之上,而没有试图像禅宗或陆王心学那样废除经学、解构经学,而是更新、重建经学。另一方面,这一新经学虽然以解决治心与治世的贯通为总体指向,从而具有很强的政治哲学色彩,这一新经学并不仅仅只向政治主体开放,而是向一切主···

【陈赟】六经成立与中华文明的精神奠基

“经”的常道性格的确立并不意味对“史”的贬抑或泯除,相反,“经”在“史”中展开并充实自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故事,不再是周期性的、可重复性的、可以通过仪式行为不断被展演的非历史性神话或寓言,而是作为承载常道之历史性展开的人和事;他们一旦被纳入六经,纳入圣人之统,就构成中华文明的活着的礼法。

“伊儒会通”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在山东曲阜举行

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伊儒会通”思想与实践研讨会2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研讨会邀请近80位来自全国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共研“伊儒会通”概念与阐释、相关著述与启示及实践经验等主题。

【专访】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教授关凯:中华文明何以传承千年而···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专访】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教研室教授孔定芳:你我熟悉又陌生的···

谈到儒家,必言孔孟,而梁启超对荀子评价极高。梁启超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一皆盘旋荀学肘下。”荀子在先秦诸子中为何如此重要?与孔孟相比,荀子思想有哪些独特之处?近日,“道中华”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孔定芳。

【儒家邮报】第390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74年暨孔子2574年〔耶稣2023年〕8月28日邮发

【苟东锋】从“尊贤”到“知贤”——论子思的“合外内之道”

鲁穆公时代,一些心系鲁国之士在比较齐鲁两国发展道路及政治现状的基础上充分注意到了“尊贤”的重要性,进而导向两种学说:墨子贯彻了彻底“尊贤”的原则,明确打出“尚贤”的旗帜,由此发展出一套功利之学;子思则逼问“尊贤”何以可能,深入探索“知贤”的理论问题,藉此将儒学引向了一种心性之学

【曾振宇】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孔子仁学重心不在于从认识论维度界说“仁是什么”,也不单纯在道德层面表述“应该”,而是更多地关注身心合一。这种审美境界的仁学,对外在客观必然性已有所超越,其中蕴含自由与自由意志色彩。弟子曾子从两个层面深化孔子仁学:其一,从气论论证“人性仁”;其二,从工夫论的视域诠释仁,将仁学“下贯”于经验世界劈柴、挑水生活之中,形而上···

【黄玉顺】儒家养生心法——以孟子心学为中心

从个体生命养护的角度看,孟子的学说可以视为一种养生哲学,其宗旨是“事天俟命”,即养生以事天和修身以俟死。由此,养生获得了终极信仰的意义。就此而论,孟子的“心学”就是一套养生心法。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