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儒学通史》发布暨座谈会在杭州举行

8月17日,由浙江省儒学学会编纂、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浙江儒学通史》发布暨座谈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省儒学学会共同主办。

【刘强】漫谈魏晋的饮酒与任诞之风

说到魏晋风度,当然离不开药与酒[1]。有意味的是,药与酒,虽都是诉诸口腹之欲的身外之物,最终却极大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一方面,这当然与魏晋特殊的政治社会生态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视为思想领域中诸如“形神”“内外”“情礼”“名教自然”等的紧张关系,在士人心态和行为方式上的折射和投影。

姚洋:把经济学作为一项 “志业”,而不仅仅是谋生 “职业”

最近几年,由于世界局势变化,姚洋想发展出一套对应理论,开始对儒家政治哲学产生兴趣。尽管心中有正义冲动和经世济民抱负,但作为学者,还是应该做社会的旁观者,因为社会分工要求学者公正、冷静和深入分析社会。不过,重视旁观和分析并不代表虚伪的价值中立,他认为值得警醒的是,经济学界一些人滥用经济理性,忽视社会的其他价值。

刘勋 著《〈左传〉全文通识读本》出版

春秋是中华文明发生轴心突破的时代,也是中华文明核心经典开始形成的时代。本书是先秦史学巨著《左传》的简体横排全文读本,从器物、礼制、官制、地理、文字等多方面展示春秋时代的全景。作者以中华书局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为蓝本,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倾力十余年,最终整理成书。本书借鉴西方学者研治古典学的思路,采用《春秋》《···

许超杰 整理、范甯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本)出版暨序···

《春秋谷梁传集解》,东晋范甯注。《谷梁集解》是今存最早的完整的《谷梁》注本,也是《谷梁》最爲重要的注本之一。范甯秉承《谷梁》家学,又不废《公羊》《左氏》二家之说,合汇三传以注《谷梁》,颇有特色。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影印余仁仲刻单注附《释文》本《春秋谷梁传》爲底本,録其经传注,《释文》略去。《四部丛刊》本前···

【吴钩】王安石鼓动宋神宗禁制公论?你能给个实锤吗?

在一个文史交流群里,一提到王安石,多数人都表示了批判的意见。有人说,王安石人很坏,鼓动宋神宗针对公论进行打压、禁制。我问:实例呢?举个实例。但就是没有人能提供一个王安石压制公论的实例。所以我加了一下码,在群里说:哪位能够举出实例,我就发个红包。

跟着孔子学做人 ——王书华教授彝伦书院公益讲堂特别课

8月20日上午,彝伦书院公益讲堂邀请到华侨大学教授、河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特聘研究员、中国苏轼研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研究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理事王书华老师,讲授《跟着孔子学做人》。

三亚市“中华传统文化在崖州”系列活动定于8月-12月举办

8月23日上午,三亚市“中华传统文化在崖州”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三亚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该活动定于2023年8月-12月举办。

【胡兆东】魏晋玄学家是如何看待孔子的

玄学家们塑造了孔子的三种形象:兼爱济物的君子、体无应物的圣人、游外冥内的至人。虽然形象各异,但孔子在玄学家的笔下都不是被排斥、鞭挞的对象,而是境界高妙、爱民济物的超然存在,是隐藏在世人内心深处的道德力量。

“第三届儒学史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3学术年会”在故城县董学村董子学···

2023年8月22-23日,“第三届儒学史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3学术年会”在衡水市故城县董学村董子学园召开。此次会议由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中共故城县委宣传部、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衡水学院主办,衡水学院董仲舒研究院(董子学院)、故城县文旅集团•董子学村、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秘书处、《衡水学···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专家到贵州大学讲学参访

2023年8月22日,湖南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朱汉民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丁进到校主讲贵州大学“溪山论道·文科讲坛”并进行文化参访。

【吳笑非】禮法二元治理初論

本文是“第一屆經學、經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討會”的稿件,感謝會議諸君賜教,更待方家訂正。

【慕朵生】《春秋》中的“天子”和“人子”

上帝有着重要的政治神学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王者受命于天”,是为“天子”。盖“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85场,邓安庆主讲《以“道义实存论”化解全球伦理危机的···

8月19日上午,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85场在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著名伦理学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安庆主讲,讲座主题为《以“道义实存论”化解全球伦理危机的尝试》。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

陕西宝鸡举行炎帝陵祭祀典礼 两岸同胞共拜先祖

22日,癸卯年两岸同胞共祭始祖炎帝典礼在陕西省宝鸡市的炎帝陵举行,陕台两地3000余名各界民众代表参加此次典礼,共同拜谒华夏人文始祖炎帝。

第五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在孔子故里举行 专家共探新时代古籍保护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各地再现晒书习俗。第五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22日在孔子博物馆开幕,围绕新时代古籍的保护和利用举办系列学术活动。文博专家聚首孔子故里,共探古籍保护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的新方法、新路径。

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穿针乞巧、储七夕水等习俗,都体现了一种“中国式浪漫”。

【桑雨】众生是否同源?—— 熊十力关于此问题的思想转变及其原因探赜

熊十力在其体用哲学体系的创建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思想转变,其中的一个重要转变体现在他对众生是否同源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在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中期以前,他认为有情众生各有自己的本源和宇宙。然而,到了二十年代中期以后,他却一改之前的看法,坚称众生同源、万物一体。

乾隆御定石经·诗经(两函十三册)出版暨序言

《乾隆御定石经》是乾隆皇帝下旨以金坛贡生蒋衡耗时十二年手书的“十三经”为底本,历时三年刊刻完工的,是历代儒家经典碑刻中最后一部,也是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孔子博物馆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为嘉庆元年(1796)太上皇帝乾隆御赐给七十三代袭封衍圣公孔庆镕的,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套初拓本。

【陈曙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融通契合

马克思主义以真理的力量激活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得以再度青春化;中华文明涵养了马克思主义赖以扎根生长的文化沃土,来自异国他乡的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繁荣兴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