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锋】千年端午,弦歌不断的文化咏唱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房伟】夏至:向阳而生与我心光明

芒种之后夏至来,这是四季中最为灿烂的节气。白昼久,圭影短,宵漏渐长;绿成荫,荷绽放,清香溢远。

【刘悦笛】中国人为何爱荷花更尚“和合”?

6月19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摆放在会见桌中央的,是朵朵盛开的荷花,引人注目并引发热议。在国际局势的“非常”时期,新闻界将其解读为:当下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荷”与“和”“合”谐音,我们期待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专访】王心源、卜松山:中国“和”文化为避免文明冲突提供诸多借鉴

“道可道,非常道。”“器、术、道”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对推动中外文化对话有何意义?在文化加速融合的新时代语境下,如何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推动更深层的优秀文化和中国哲学思想在海外传播?

涂可国 著《儒家责任伦理学》出版

由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孔子学会会长涂可国撰写的《儒家责任伦理学》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4BZX046)的最终结项成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150万字。

【常樯】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年轻人

孔子的一生中,接触的人比较庞杂,但他唯有与弟子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精神才是最放松、最自由的,他的思想才是最活跃、最深刻的。尽管他倡导“有教无类”,在弟子出身、年龄上不刻意设置门槛,但他的一众弟子,在拜入孔门时,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至少都是比孔子小的人。

【朱保锋】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是孔子“道统”和“衣钵”的继承者,被后人尊称为“亚圣”。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形成了以“仁政”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将儒家思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首届“孔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6月19日,首届“孔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展启动仪式在孔子博物馆拉开帷幕。

【俞志慧】《国语》中的惧盈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大团圆,明清说部与戏曲中还形成了“才子佳人相见欢,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以及“善恶果报,毫厘不爽”等的叙述程式。这既是符合大众愿望的文学表达,也强化了大团圆的审美标准。但是,在先秦人们的观念中,却另有一番光景。譬如《周易》从自然现象中得出启示,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陈岘】佐书之不尽:另辟蹊径的图书易学

北宋时,经儒家士大夫与学者的不断努力,儒学终得复兴,再次成为学术主流。在这一过程中,《周易》作为儒家“群经之首”,自然受到广泛关注。以周敦颐、邵雍、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学者除对《周易》经传加以新注之外,还进行了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即绘制出以《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为代表的诸多《周易》图像。

【朱承】阳明心学与礼教精神

中国传统礼教精神主要表现在以儒家价值观念塑造人、以礼治和人伦之道作为公私生活秩序的基础、推崇礼乐典章及仪节的传承和教化等方面。阳明心学的良知说将儒家的价值规范内化为人的心性秩序,从而将一般意义上的恪守礼教转化为遵从良知。阳明心学重视儒家礼教的人伦之道,在理论上强调人伦之道对于公私生活秩序的重要性,并将人伦教化···

【董卫国】论孔子性与天道思想的情境化面向

天道、性命等观念代表了儒家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先秦儒家尤其是孔门之仁学,并不注重对天道、性命等观念进行客观学理的论述,因其认为天道、性命并非现成的和外在于人生命的客观存在对象。他们更注重从具体的人生情境中,从人的情感现象中来揭示天道、性命作为超越性人生价值的内涵,以及两者贯通为一的真实意义。这一思路也反映了儒学···

【梁兵】婚恋是非观的缺失与重建——从《诗经·谷风》说起

纵观《谷风》全诗,诗中女子与男子知礼与不知礼的分判昭然若揭,这种分判隐含着古今婚恋是非观的差异。当今男女婚恋生活可谓没有是非观可言,表现为“谈感情不讲道理”。婚恋是非观的缺失是由婚恋男女产生过多私情、私欲造成的,它是心性危机的表征。

李梅田 著《中古丧葬模式与礼仪空间》出版暨前言、后记

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大变迁的时期。受其影响,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死亡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墓葬材料和大量的传世文献,使这一时期成为死亡考古学研究的极佳范例。

宋立林 著《儒家八派新探》出版暨后记

本书在充分反思疑古思潮的背景之下,借助新出土的简帛文献资料,在重新厘清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对孔门后学在不同层面对孔子思想的多元诠释予以梳理和辨析,揭示早期儒家哲学的复杂面向与多元嬗变的内在脉络,进而把握其多重分化与整合的发展理路,以及不同学派之间互鉴互融的内在关系,使得早期儒学中孔门后学的学术传承与学派分化的面···

(明)郝敬 著、王孙涵之 点校《毛诗原解》出版

本书是明代郝敬经解类著作《九部经解》其中一种,包含《读诗》一卷、正文三十六卷。《读诗》是一部简要的《诗经》概论,系全书纲领;主体部分对《毛诗》原文采取散文式的逐章译解,自出机杼,要而不烦,训诂亦平实可信。全书较为系统地揭示了《毛诗》的主要特点,对郑玄、朱熹等人的观点提出了较为中肯的批评,在处理《诗经》与《诗序···

张京华 主编《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出版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是民国时期一所私立的专科学校,校长唐文治执掌校务,制订学程,聘请名师,使国专在顺从世界潮流、与现代教育体制接轨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民国时期最好的国学学校。

【刘青衢】弭患说

人生自古多患难,不以患为患,则庶几矣。故《系辞传》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所谓患难,匪特在外,亦在内,不唯形势所迫,或亦我执过甚。要之,不当理之应然而拘囿其心,牢笼其行,使志气不能伸张,为害性命则一。向之所患者夥,有美丑之患、智愚之患、婚姻之患、朋友之患、贫富之患、穷达之患、顺逆之患、成败之患、生死之患、后···

【向辉】历览千载书

为何甲骨文、竹简帛书、古抄本、版刻书、活字本、钤印本等诸多不同样式的古籍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文化愉悦感?

【专访】王学斌、何青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既有高明的哲学与文化,更有务实、精深的制度设计及其实践。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制度改革史,中国人以其“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精神,贯彻着“以民为本”“选贤举能”等基础原则,使之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保持本有的理想信念,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的制度保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