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金秋之约!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4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

8月23日上午,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4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亚圣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会理事长、联合研究生院院长靳诺主持典礼,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林尚立出席活动。

一部家训,留下绵长回响

夏日的早晨,一阵读书声唤醒了静谧的村庄。三年级小学生林禹昊,在一位“灯盏太公”带领下“开笔破蒙”——手里握着毛笔、口中抑扬顿挫,将六百余字的《钱氏家训》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竹简上。

李贻德 撰、徐公喜 校点《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出版

李贻德的《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是清人辑佚东汉贾逵服虔注释《春秋左氏传》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徐渊 著《两周秦汉礼典相关出土文献考疑》出版暨前言

本书从两周礼典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界定了出土文献类礼典研究文献与考古类礼典研究资料的基本区别,进而对礼典相关出土文献做了分类,将目前已经出土的与礼典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分爲六个大类。

杨德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白鹿洞书院和孔学堂要勇于守正创新

7月30日-8月2日,国际儒联之友——“大成心境 爽心之约”2024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活动走进贵阳孔学堂。此举是今年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基地共建工作之一,是双方继成功举办2024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后的进一步合作。借此契机,记者围绕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话题,专访···

探访孔孟故里 感知千年儒学智慧

齐鲁沃土,儒风浩荡,文脉悠长。

【刘梁剑】王船山与明清哲学转型的一个面向

明清之际,天崩地解。与明代覆亡相随的,不只是简单的朝代更迭意义上的亡国之恨,更有与夷夏之辨紧密关联的“中国沦亡”之痛。王船山(1619—1692)早年积极用世,对时代问题有着深切感受。中年之后,托迹山野,怀着“七尺从天乞活埋”的痛郁之心,从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伟业。其中,他沉思性与天道,批判宋明理学关于天道之理及人自身存···

【任雪山】桐城派与清代国家统一的文化建构

作为清代最大文派的桐城派,发展历程几乎与清代相始终,不仅文章冠绝有清一代,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

【孔定芳 胡悦】家礼与清代前期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具有源远流长的礼乐传统。礼仪教化为历代王朝所重,清朝在承续传统的基础上更凸显出时代特色。

【牛传彪】《大明一统志》 中的“大一统”理念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自产生伊始即与王朝正统、华夷观念紧密相连。自元代突破“华夷辨防”,赋予“大一统”疆域“大规模统一”之新意,疆域“大一统”与推崇统绪、正朔建制“统于一”等共同成为王朝正统阐释的重要话语。明初政制多有承元,正统阐释中除宣扬复先王之旧外,亦标榜“君主华夷”的“大一统”。天顺朝编纂的《大明一统志》(以下简称《一···

【袁素】朱熹的天人观念及其政治意蕴

朱熹的天人观念,是其对宇宙与人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朱熹认为,“天降生民”的过程中,天赋予人理和气;天人共享同一天理本体,又由于气的运动,人与人之间出现智、愚、贤、不肖的差异。朱熹的天人观念为他的政治哲学推衍创造了空间。天能生人,但不能参与人间事务的管理,这时便需要圣人的治理,以使人类社会的秩序符合天理。

【罗旻】隐者的心序:邵雍诗歌的物象

“万物有情皆可状”,这是北宋邵雍哲学的理路,也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质。观物,是主观有意地观察事物,去寻求物理,寻求摄取主观所需,寻求理趣以愉悦并升华主体的精神。宋人关注自然与日常的书写,本就形成了宋诗独特的理趣。邵雍的观物之诗,则更频繁地取象于自然世界和常用简易之物,从这两重观照中分别推寻物理,最终把握大千世界···

【汤洪 李丹】“六经”次序再论

“六经”有两种主要排列次序,一是以《诗》为首,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一是用《易》居前,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两种不同排序的原因,学界认识视角不一,因而分歧较大。

【高海波】宋明理学“宇宙的心”及其现代价值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大乘佛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时说:“总的说来,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者是它的宇宙的心的概念,以及可以称为它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周乾】故宫古建筑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今故宫博物院),又名紫禁城,在明清时期为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故宫古建筑群数量众多,造型宏伟,保存完整,为北京中轴线建筑群的典型代表。

【刘伟见】工夫论之辨

“工夫”一词,不见于《十三经》,但在中国哲学中却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宋明以降,工夫论是中国哲学的标志性概念。它统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多个核心概念,例如体用、物事、神气等。

“君子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第九届君子文化论坛在西安举办

8月17—18日,“君子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第九届君子文化论坛在西安举办。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君子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深入探讨君子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泰国前副总理素帕猜】基于文明的治理与孟子智慧

孟子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以“讲仁爱”“重民本”为主要内容的“仁政”智慧及“全球共同体”思想,推崇和平和谐,反对不义战争,引导人们成就美德,成为向善向上之人,最终实现“天下定于一”“万物归于仁”的社会理想。这些思想智慧展现出永恒价值,与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对当今世界经济···

【段晓霞】如果追光者自带光芒,我愿成为一道微光

段晓霞,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一位自己读《论语》、劝人读《论语》的体育老师。自2018年9月起,先后在自己所教授的《大学体育(武术)》、《大学体育(健身气功)》、《大学体育(健美操)》、《中国武术导论》、《武术(普修)》等课程中与学生一起诵读《论语》,本着“体育育人+武德育人+《论语》育人”形成合力的育人理念,落···

【林孝斌】内含他者意识之主体性的生成与张力化解——对《周易》〈讼卦〉的生存分析

在生存分析视角下,对〈讼卦〉从问题意识-情感倾向-概念体系这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展开解读,以析取〈讼卦〉中内含他者意识之主体性的生成以及它在处理“主体间”生存张力时内在的原则-原理。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