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馆推出《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

兔年春节期间孔子博物馆推出的《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受到参观者的青睐和好评,特别是吸引了众多青年观众的目光。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济宁市博物馆、莒州博物馆等山东省内10家文博机构100件/套精品文物,时代跨度上起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下迄秦汉。展览以山东地区辉煌文化文明史为叙事主线,甄选···

【吴钩】不要将《满江红》拍成“满大人”嘛

昨天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刺秦”系列之二《满江红》(之一是《英雄》,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知道了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至于具体情节,这里不好剧透,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网友吹的那么好,也没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批的那么差。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几句,倒不是出于吹毛求疵,而是希望电影工作者能够精益求精吧。

【柯小刚】《诗经·关雎》大义发微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如果考虑到早期经学“《诗》、《书》、《礼》、《乐》、《易》、《春秋》”的顺序,《关雎》也算是全部六经的起始。《韩诗外传》云“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雎》”[参《韩诗外传》卷五第一章。

【韩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实际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精髓的精神标识,因为语言是人类有意义生活的载体,而文···

韩星 著《论语之道》出版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语行事的一部书,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两千多年中国人修心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基石。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怎么研读《论语》?古来各种《论语》的注释很多,当今也有许多《论语》译注的书。

林忠军教授 著《周易象数学史》出版暨绪言、后记

该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象数易学史研究”成果。是当今海内外学界第一部《周易》象数学通史。

杨坤 著《两周宗法制度的演变》出版暨序言

该书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内容及演变轨迹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书中共分为六个章节,总体说来,即主要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结合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周代各个时期不同(贵族)层级的宗法制度作尽可能细致的考察,理清宗法制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归纳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探讨宗法制度演···

杨义 著《深入文明史的中国思想史》出版记序言

书写思想史,最需要创新的思想,而思想史植根于文学史、文化史、文明史。本书囊括了综合性的文明观照、先秦诸子发生学、历代思想文化的界碑式人物、思想文化向民间的位移、思想文化的边缘活力与外来挑战以及思想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了中华文化的深厚性,中华文化的原创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丰沛性,中华民···

王慧红 著《财富之道儒家说》出版

有没有一种关于财富的哲学能引领我们走上财富正道?只有认清了财富来源的本质,才能找到获得财富的根本途径。

“书以载道——儒学研读班首期书法抄经作品展”在彝伦书院展出

数月筹划,一旬征集,河北省儒学会第二期经典研读班学员抄经书法作品于1月18日(农历腊月廿七,星期三)上午9:30在彝伦书院展出。

【张丹丹】“文化建设的正心诚意” ——学习时报“书院寻踪”栏目编辑手记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书院是极其重要的标识,书院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图书事业史的发展,对促进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

【许石林】蒸年馍不可不知的讲究与禁忌

关中人家蒸年馍,头一锅出来,主妇会火中取栗似的快速从蒸笼中取出一个热馍,献到祖先神位前,口里念祷:先人先吃,家里蒸年馍哩!

【庆喜】以仁为己任 《论语》教学总结

这学期的《论语》学习,主要学了泰伯第八的三十章,子罕第九的二十一章。基本一节课学习讨论一章内容,踏实而深入。经典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学习,其影响是在“学而时习之”中,悄然发生的。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往前。今天择要总结学习所得。

“学在船山”第三期全国线上读书会举办

2023年1月12日晚7点30至10点,在湖南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有序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船山文化爱好者参加。

【赵文成】元正启新话“岁朝”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这是晋代诗人辛萧咏年的诗句。元正亦称“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一年节令时序开启,美好喜庆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到来。因之,普天同庆,天下齐欢。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十六期讲录

2022年12月31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十六期举行。

【许石林】从蒸年馍理解关中人常说的“你亏了绍”是啥意思

所谓过年、年味儿,不仅仅在除夕、正月初一才开始,正宗的年应该从进入正月吃腊八粥(面)到腊月二十三祭灶,就逐渐浓郁了。

【邢哲夫】如何理解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中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句,荀子在《荀子·劝学》中解释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认为,“古之学者”是一种君子之学,君子之学致力于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而“今之学者”是一种只顾做表面功夫的“禽犊”。

【楼宇烈】《财富之道儒家说》:带你走进儒学 找到财富宝藏

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对这句话做了补充与阐释:“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就是说君子之学是为了完美其身,而小人之学以为禽犊,是为了交易。

【黄玉顺】儒法分野:孔子的管仲批判

孔子对管仲的批评集中于“仁”(博爱)与“礼”(制度)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意味着“礼”是“仁”的必要条件;“人而不仁如礼何”意味着“仁”也是“礼”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管仲“不知礼”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仁”;反之亦然,从管仲“如其仁”(即非真仁)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礼”。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