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从文学到易学

《周易六十四卦象数集解》(全二册,中华书局2022年10月)是我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我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的是汉语言文学,硕士、博士读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教书近30年,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多维视野与多元诠释中的儒学核心范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孔子研究》编辑部承办的“多维视野与多元诠释中的儒学核心范畴”学术研讨会于12月24日在线上举办。

【张天杰】去圣而得真阳明

似乎王阳明热,已经热了好几个年头了,相关的书也出了不少,但是想找出一本通俗而周到地介绍什么是阳明学的书,却很是困难。已有的书,大多属于“传奇王阳明”,注重的是王阳明人生与事功之传奇,似乎想要给予人们成功学的启示,却又过于神化、圣化,以至于一边读一边生出学不来的感叹。

【毛书音】说《氓》

《诗经·卫风·氓》是中国传世第一首弃妇诗,向为诗学家所重。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诗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农民,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对难堪现实的诅咒和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叹。以春秋史考之,这些结论恐怕都需重新斟酌。

【丁红旗】走向世俗与儒雅 ——汉唐间孔子形象的演变

《春秋演孔图》的描述不免空泛,今能有幸一睹汉时的孔子画像。这类画像,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留存物较多的是画像石上的孔子形象。今所见最早的这类画像石是山东微山县出土,约在元帝时期(前49—前33年)。

山东曲阜多措并举延续“印信”文化生命

刻刀飞旋、石屑腾起,刚劲而隽秀的字体在一双巧手下刻于尼山石上。近日,在山东曲阜“曲阜印社”创作室里,10余位篆刻艺术家和篆刻爱好者围坐一堂,切磋印信篆刻技艺、交流心得。

【曾海军】恻隐之痛:一种由近及远的普遍性

由恻隐之痛阐明的一种由近及远的普遍性,实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巨大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而看轻了。新冠疫情还未远去,经此一“疫”,人与人之间因病而痛的相互关怀变得如此重大,中国人面对疫情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量与坚定的抗疫决心,离不开传统儒家由恻隐之痛所奠定由近及远这一秩序观念的影响。

【杨朝明】“天下为公”与中国文化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其中,“天下为公”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崇高追求。

“儒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学术研讨会暨山东孔子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儒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学术研讨会暨山东孔子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12月19日至20日在曲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由山东孔子学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

“衣冠崇礼——2022经学与服饰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浸润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服饰与历史、政治、文化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时代,对经学与服饰的研究不可或缺。12月17日,“衣冠崇礼——2022经学与服饰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服饰礼制与中华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探讨。

“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研讨会在线举行

礼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学文本则是礼学研究的基础。12月10—11日,“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学术研讨会在线举行。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刘玉才主持。

讣告|孔德墉先生逝世

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荣誉会长兼执行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中华孔子学会顾问,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华孔学》编委会主席,《诗礼传家》编委会主任孔德墉先生,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20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

【刘强】站在时代的歧路上指点江山——鲍鹏山《风流去》读札

鲍鹏山的文化身份定位和学问趋向的变化过程,我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目击者和见证人。读者可能有所不知,古典文学出身的我之所以心仪儒学,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鲍鹏山的引领和启发,在长达二十年的交往中,我们切切偲偲,同道同行,其中愉悦诚非言语所能道——也许,这就叫“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刘强】中华孝道与爱的教育——在厦门朱子书院“两岸国学大讲堂”的演讲

儒家的身体观不是个人主义的而是整体主义的,不是生物意义的而是生命意义的,是一种蕴含人文价值和道德生命的身体观。其核心精神不是别的,正是爱。自爱便是爱亲,反过来,爱亲也就是爱己啊。

陈明著《儒家文明论稿》出版暨序跋

如果说当下中国的儒学研究,已经进入由哲学范式经思想史范式向文明论范式转换的阶段,本书正是对儒家文明相关问题的讨论。在文化自信、文明自觉以及民族复兴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时候,思考儒学与文明的关系,在这一前提下重思儒教个体论述的可能与必要,是本书的突出贡献。

【张德嘉】和祥龙在一起的岁月

他对我说过:“我感恩美国,感恩他们对我和泰苏一家的慷慨接纳和帮助,基督教文化的合理存在这我也知道,但是,这个世界对东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和不公正需要被纠正,中国文化需要在世界上占据它应有的地位。”

【科斯提卡·布拉达坦】我们头脑中的群体意识

本文阐述不一致或我们为何需要特立独行,而非人云亦云。跻身于群体之中赋予你了不起的威力,甚至令你陶醉,难怪我们需要叛逆者。

【梅麗】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

如果我告诉你,根本就没有什么个人行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每次你吃饭、上楼梯、读书,你都不是正做之事背后的唯一行动者,而是参与到共同创造的过程中---是像戏剧表演一样的表演行为,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肯尼斯·弗朗西斯】男人也有更年期?

对人类物种中的男人来说,本文可作为对上了年纪的男人的警告,包括我本人在内,我已经超过55岁(很不幸,我在不止一个方面都归属该群体)。年纪越来越大的过程中有些方面不是心脏衰弱的男性所专有,尤其是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办公桌前写作和读书的人。

【约翰娜·温南特】既严肃又困难的世纪

百年之后,我们再来反思现代派三本里程碑式的著作---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艾略特的《荒原》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