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刚】天地共情:卢纶《送李端》中的雪和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雨

怅然若失于送别之悲情,而竟得天地气化之共情,卢纶送李端之暮雪、韦应物送李胄(或作李渭、李曹)之暮雨得之矣。

【金璐】岳麓书院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都市长沙,充满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立体交通,街上人流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丁纪】知与识

因讨论朱子《格致补传》,恺歌引《大学》经章章句“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之语,而曰:“识者识其物,知者知其理。知者知其理,故可以尽之;识者识其物,故不可能尽之。”对此,我批注曰:“此言‘知’与‘识’,恰可能颠倒。之所以‘知’需要‘致’,以其不‘识’;至于‘知至’,则识之矣。”又论之曰:“如曰‘识者···

【陈来】历史自觉和文化主体 ——《吹沙集》读后

郭齐勇教授寄给我一套《吹沙集》,并希望我写一点读后感,对此我颇感踟躇。因为,《吹沙集》作者门下有很多学生,他们不仅与作者相知很深,而且对《吹沙集》也都有深入的研究。比起他们来说,对此书表示一些看法,我应当是没有什么资格的。那么,我又为什么同意写这篇“书评”呢?

【胡国繁 刘熙阳 曾祥君】船山文化的精神与推广价值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自幼跟随父兄读书,七岁读毕十三经,十四岁中秀才、列衡州之冠;青年时期积极奔走于南明王朝参加反清斗争,更名易装,流亡异乡;晚年隐居于衡阳县曲兰镇石船山下,著书立说,自称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称船山先生。1908年,被其后世传人光绪帝下旨入祀孔庙,正式位列圣贤。

山东省枣庄市孔子文化研究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

11月20日,枣庄市孔子文化研究会在枣庄市公共美术馆举行庆祝枣庄市孔子文化研究会十年庆暨庆祝二十大翰墨润枣庄书画展活动。

中国哲学史学会2022年年会“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处境、问题和使命”顺利召开

2022年11月19-20日,“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处境、问题和使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2年年会在北京、线上线下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承办

【吴耀明】革故鼎新: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革故鼎新”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它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已经注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基因里,融合到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发展进程中。“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与“鼎”分别是六十四卦中相邻的两个卦,二者卦形相反,彼此互为综卦,“革”是去旧,“鼎”是更新。

打卡圣人故里 感知中国文化 国际网红尼山研学走进曲阜

11月18、19日,“你好,孔子|Hi,Confucius”国际网红尼山研学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市举行。

【史旭东】持志养气——浅谈孟子志与气的关系

一个人要想立起来,没有骨头是不行的 ,但只有骨头没有肉,也不行。只有骨肉相连,志气相和,一个大写的人才能立于天地之间。

【陈嘉许】《论语》有错漏吗?

《论语》应该没有什么错漏,我们过去可能是过于注重字面上形式上的自洽了,而对结构则重视得不够。说到儒家的微言大义,首先想到的是《春秋》《周易》,很少会意识到孔门大贤编纂的这部《论语》,连目录都用心良苦,何况是正文。

【苏杭】易简与体用——以“易简”诠释的思想变迁为中心

汉唐注家往往将“易”“简”解为“无为之道”,并将其视作对乾坤体性的摹状;而朱子认为“易”“简”更偏向“动用”一端。从《系辞》本义来看,“易”“简”分说不能简单地从“静体”和“动用”的角度来理解,“易”指乾以动为本,但同时又兼虚静;“简”指坤以虚静为本,并兼动实。而“易简”合说又是对生生道体的摹状。《易纬·乾凿度》提出了“虚无感动”说,易···

“《通典》与中国制度史”学术工作坊纪要

2022年11月5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日新书院联合主办的“《通典》与中国制度史”学术工作坊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学者参会,围绕着“《通典》”与“制度史”两个关键···

【李明书】原则与美德之后:儒家伦理中的“专注”与“动机移位”

以道义论、美德论等西方伦理定位儒家伦理往往产生困难,因为儒家伦理在进行道德判断时,需要综合评估动机、结果等因素,不能由单一条件决定儒家伦理系统。然而,关怀伦理学的专注和动机移位却足以说明儒家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所考虑的复杂因素,由此可以形成有别于以往的儒家伦理系统。

中南大学哲学系、国学社举办学术沙龙,谭忠诚主讲“儒家孔子的‘为己’之学”

2022年11月19日上午,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2级哲学硕士班、中南大学国学社承办的学术沙龙活动在问渠长廊顺利举行。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儒家经典,论语思哲”。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南大学哲学系谭忠诚副教授为我们做学术分享讲座,同时还邀请到中南大学国学社进行国风表演。

“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处境、问题和使命”学术研讨会暨2022年中国哲学史学会年会举行

会议旨在总结中国哲学的特色与性质,反思新时代中国哲学面对的处境和挑战,凸显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承担中国哲学的使命,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持续丰富自身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走在离不开传统的现代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研讨会成功举办

11月18到20日,由深圳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研究所承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支持主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尽管遭逢疫情蔓延严峻情势,但在承办方和与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依旧成功举办,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张新民】过化与施教——王阳明的讲学活动与黔中王门的崛起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针对大、小两种传统受众的不同,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学活动,既吸引了大量地方普通民众,化导移易了民间社会风俗,也培养了不少科考读书士子,构成了王学地域学派的中坚。贵州既是阳明的“过化”之地,也是他的“施教”之区。而黔中王门学者受阳明心学思想的沾溉,主动践行“知行合一”实践哲学精义,不仅人才群体济济兴···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