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在冬至—元宵期间来到北宋开封府,将会看见,东京御街每日都有“击丸蹴踘、踏索上竿”等文娱表演;及至元宵节后收灯,东京人又纷纷“出城探春”,此时郊外园圃,“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举目···
《礼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北宋欧阳修云:“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
上海文庙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的上海镇学。13世纪中叶,镇人唐时措购买房屋,改建成梓潼祠,挂孔子遗像于其中,并于祠旁建古修堂,供诸生读书。于是上海始有镇学,具备文庙的雏形。1292年上海建县以后,文庙被建在县衙门的东边,位于今四牌楼路和学院路一带。现在坐落于文庙路215号的上海文庙是1855年迁到这里重建的,···
9月7日上午由眉县横渠书院主办,眉县太白山书画家协会、正蒙书院、张载后裔关学思想文化学会协办的“瀚墨飘香传承国粹”第49期正蒙读书会——六艺坊书法文化雅集活动在六艺坊成功举办。
国际传播工作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对外窗口,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9月12日,国际儒学联合会2024年第二次会长办公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筹备有关工作。会长孙春兰主持会议并讲话。
《尚书》是中国渊源最古的典籍之一。其文本佶屈聱牙,向称难读,而在流传过程中,又历经秦焚书、汉今古文聚讼、东晋伪古文淆乱、唐天宝改字等项厄难,以至原本面貌隐晦,成书过程亦不得其详。
9月6日至8日,“儒家思想中的祖先与天地”学术座谈会暨《中庸明意》泰山学者工作坊在江西省上饶市鹅湖书院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孔子研究院、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与文献期刊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铅山县鹅湖书院、铅山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孔子研···
2024年9月5日晚,“桐江论道”第四讲“明中期到清初朱子学道统之争”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台州儒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
9月8日,在致公党衡阳组织成立40周年之际,为迎接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在致公党衡阳市委会的指导下,致公党雁峰区工委联合衡阳市图书馆举办了“礼迎旅发会,书香满雁城”船山文化经典会讲(第一期)。致公党衡阳市委、雁峰区委统战部、衡阳市图书馆相关领导以及弘扬船山文化的专家学者、致公党衡阳市各工委各支部主委、雁峰区致···
根据《关于开展上海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评选工作的通知》(上大委〔2023〕168号)文件精神,经过团队申请、学院推荐、网络投票、现场评审等环节,由姚蓉教授作为主导师的诗礼文化研究导学团队成功入选上海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
9月5-7日,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副会长、曲阜孔子书院执行院长孔众受浙江省衢州市委宣传部和孔氏南宗家庙邀请,前往衢州会见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主任孔令立,并出席2024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南孔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
耕耘有时,收获已至,孔子研究院科研工作再结硕果。
《日知录》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日知录》中的研究方法代表着最基本的古今学术研究法,从《日知录》中化用的成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最家喻户晓的民族革命口号。
汤用彤先生曾谓,佛法与经学在北朝的相遇乃“一大事因缘,实甚可注意”。本书从这一判断出发,通过对核心文本的再解读、对典型事件的发掘,拓展了北朝佛教与经学交涉研究的视域。通过发掘北朝僧众反思“修多罗”译名、重构佛教典籍整理方式以及三教存废论辩、征辟沙门、太后出家重构北朝的经学语境,指出经学对佛教中国转化的方向、致思理···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在《论语》的开篇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学”字作为整部《论语》的领起,可谓意味深远,说明学是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关键。古人所学乃圣贤之道,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尊师则无法超凡入圣,修齐治平亦沦于空谈。故《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敬学对于明德、传道、治国···
2024年8月29日,“文明论视野中的历史与秩序”研讨会于上海财经大学顺利举行。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儒商高等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陈赟教授《···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详细探讨了六朝的志怪,当论及颜之推《冤魂志》时,云其“引经史以证报应,已开混合儒释之端矣”。这一论断表明,鲁迅已经意识到六朝志怪与儒家经典之间存在联系。六朝时期,儒家经典是士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士人的创作受到经传影响颇深。干宝在编纂《搜神记》时即取法《春秋》经传,从内容形式到思想旨归···
恻隐之痛乃仁之为体最显豁的开端,乃至于径直地就是仁了。伤痛观念由此获得更为鲜明的哲学品格,其与仁的本体地位息息相关。既要肯定对他人生老病死怀抱的伤痛,同时也要着力加以节制,不能任由其陷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