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德治:儒家政治治理的特色

关于儒家的治理模式,常见儒家是人治一说。早在20世纪初,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就将儒家称为“人治主义”,法家称为“法治主义”。人治这一说法是否合乎儒家治理理念,值得进一步审视。

【刘余莉】“四患”不除,身无以修;“四风”不反,国无以治

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认真阅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智慧,发挥古镜今鉴作用,对于彻底解决“四风”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蔡德龙】公羊学与诸子学对嘉道古文的影响

嘉道以降,以公羊学、诸子学为代表的新学术思想渐兴,由此促动了古文创作的变革。学界对此多关注公羊学而少有注意到诸子学的影响。事实上,士人往往同时倾心于二家学术,故而嘉道古文的革新,实为公羊学与诸子学的综合作用。

【柯小刚】唯错位能定位,唯自强者能自卑

《系辞传》网课的讲稿整理与直播授课形成了一种错位的关系,以至于课后的“整理”完全是另外的创作,但又与课上所讲形成一种对话和相互发明。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语”“文”的交错,或即兴讲课与沉思写作之间的张力。习惯看我公众号文字的朋友如果也听网课,应该也能感到这一点罢。

【戚悦】且将新火试新茶 ——话说清明节

在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发展成了重要的节日,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那就是清明节。苏轼有诗曰:“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清明,既是标志自然物候的节气,又是厚植人文底蕴的节日。

【刘金祥】清明节的文化流韵与诗化赓传

又是一年清明到,又是一年梨花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清明节历史悠久、内涵深湛,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语出《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淮南子·天文》也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清明节古时又称祭祖节、行清节、三月节、寒食节等,国人历来就有祭奠先祖、凭···

【冯浩】这才是清明祭祀最大的意义

今天是清明节,就不更新文章了,与大家讨论一下对于清明节的看法。

[美]艾恺 著《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出版暨序言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作者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予以解读。

俞志慧 著《国语汇校集注》出版暨前言

作为中国首部国别体史籍经典,《国语》一书对于研讨先秦史事、厘述史传文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胡国繁】清明祭王船山先生文

在这清明时节的吉日,我们怀着敬仰之心,奉上清酒与祭品,向您致以深切追思。

【吴钩】没有一个宋朝高官能逃过艺人的讽刺

每逢元宵节与重要的神诞日(如六月初六崔府君生日),宋朝的官府与民间都会组织文娱汇演,具有官方身份的教坊伶人与来自瓦舍勾栏的露台弟子俱登台献艺,竞演杂剧;皇室与政府在元旦、春秋二季仲月、冬至、皇帝寿辰、郊祀礼毕等节庆日,通常都会举行国宴,宴席间照例要进演杂剧;贵族高官若有大型家宴,往往也会表演杂剧。

【陈来】杨天石先生关于宋明理学的三种著作

杨天石先生有几种关于宋明理学的旧著,这几部书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距今已有四、五十年了。七十年代末他即转向中华民国史的研究,成就卓著,至今笔耕不止。杨先生那几种宋明理学的旧著,我当年都读过,现在回过头去看五十年前那个时代的论著之得与失,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孔子文化春会于磐安榉溪举行 儒风礼乐在山野扎根

春和景明,桂川溪畔,弦歌再起。4月7日,“婺州儒风怡和礼乐”2025孔子文化春会榉溪会场在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举行。

邛崃大同乙巳年诗礼孔山孔子文化节圆满举行

邛崃大同乙巳年诗礼孔山孔子文化节圆满举行

家学会讲四氏嫡裔再聚首,礼乐嘉年华春潮涌动 ——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成功举行

孔、颜、曾、孟四氏嫡裔跨越时空再聚首,礼乐嘉年华数万人参与再现“舞雩之乐”。2025年3月31日,“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在曲阜尼山圣境举行盛大开幕式。4月1日上午,两岸青年同祭孔在曲阜孔庙举行,“斯文在兹”——儒家四圣家学会讲在济宁学院举行。4月1日下午,海峡两岸“礼乐嘉年华”在济宁学院启动。

鲍有为 著《何休经学思想研究》出版暨结语

本书系作者博士论文修改后出版。何休作为汉末公羊学的代表,其公羊学不仅反映了汉末的社会政治,同时也融合和吸收了两汉的学术成果。既有对董仲舒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的吸收与领会,亦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和体会。

中国古典学与华夏文明暨第十届四库学论坛征文启事

清代乾隆年间修成的《四库全书》集中国古典学术之大成,由此衍生出的“四库学”包罗万象、意蕴丰富而不离文献考据之宗。今日科研率以求真存实为尚,故四库之学渊源虽古,其命维新。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始设于2016年,迄今已历九届,鸿儒往复,新义云集,会上既有诚挚热烈之讨论,会后复择其优异者结集刊行,为相关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船山学刊》创刊110周年暨船山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薪火传百年,思想照古今。自1915年8月20日创刊以来,《船山学刊》始终坚守传承弘扬船山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使命,汇聚了众多学者的精思睿识,为推动、拓宽和深化船山学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

钦明书院乙巳理学班主讲及参与者招募启事

钦明书院理学班由钦明书院每年暑假定期开办,以四川大学儒家哲学方向毕业生为主体,面向全国的儒学同道开放。理学班以《四书》、五经、宋五子书为常习书目,并以此为依托,专力于促进儒家学者之间的学问交流,以求学问趋于缜密纯笃、见识趋于正大开广、讲论阐明趋于简当条畅。现拟于乙巳年暑假举行第九期会讲活动,会讲持续一周左右。···

崇儒&春耕园第二届兰芳会公告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学问者,日讲习,则恒有新。此所以夫子深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也。人生而蒙,若无师友则愚。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