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联之友 ——港澳台会员交流座谈会在孔子研究院召开

3月28日至31日,国际儒联之友——港澳台会员交流座谈会在孔子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以“信仰与实践:儒学之于中华文化深层积淀的家国情怀”为主题,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联络委员会和孔子研究院联合主办,孔子研究院学术交流部和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共同承办。来自港澳台地区及内地(大陆)的近50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

百名文化馆长齐聚鹅湖书院 共探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路径

2025年3月18日上午,由江西省文化馆主办、上饶市文化馆承办的“推动文化馆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上饶市举行。当天下午,来自省、市、县三级文化馆的100余名馆长齐聚于鹅湖书院,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之旅。

2025乙巳年上海清明祭孔大典在嘉定孔庙顺利举行

2025年3月30日,岁逢乙巳,时近清明,天之朗朗,春意融融。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孔子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博物馆、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曲阜孔子书院、上海至圣后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乙巳年上海社会各界人士清明祭奠孔子释典礼(又称:祭孔大典)在上海嘉定孔庙隆重举行。

【许石林】在曲阜:圣人气象、崇圣辞、文风

乙巳(2025年)三月初,奉至圣孔子基金会之命至圣城曲阜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

【袁青】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中的人性论

清华简是近年问世的一篇思想性较强的出土文献,主要阐述彭祖的治国思想,关注的是君主如何治理国家。

【邱忠来 王敏光】秦简“为吏”中的儒学特征

由于资料匮乏,学界对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前的秦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略显薄弱。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睡虎地秦简的发掘与整理改善了我们对秦代历史和学术的认知状况。

【李桃】中唐文学流派的发展与唐宋变革

学术史中,关于学术流派的建立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大力发展中国学派建设的今天,我们更要认识到一个重要流派的渊源、产生和发展,以及该学派建立背后的成因,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段历史时期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主线。

【陈林】为何“听”为“圣”?为何孔孟罕言“圣”?

帛书《五行》和简书《五行》的先后出土,证实了荀子所谓的“子思唱之,孟轲和之”的“五行”乃仁、义、礼、智、圣。一般认为,简书《五行》和帛书《五行》经文部分是子思或子思学派的作品,帛书《五行》说文部分则是孟子之后的作品。故而,简帛《五行》是我们理解思孟学派思想以及孟子传承与发展孔子思想过程的重要文献。

王锷 著《文为在礼——礼学文献考论》出版暨序言、后记

本书系南京师范大学王锷教授有关礼学研究的论文集。王锷教授潜心礼学研究三十多年,先后出版《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礼记成书考》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整理《礼记要义》《五礼通考》等。

《孔子研究》2025年第2期(总第208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5年第2期(总第208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207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207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总第206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总第206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5期(总第205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5期(总第205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总第204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总第204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总第203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总第203期)目录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当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大典的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汇聚在这里,共拜轩辕黄帝,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和睦。

【米湾】游春诗二首

二律皆往年偕诸生踏青之作。值此梨花竞春之时,简出讽咏一过,聊寄杜宇声中之意。

“花朝览秀 相约书院”2025年豫西南第七届花朝节盛大开幕

在春临人间,百花繁盛的季节,又一年花朝节如约而至。3月22日,以“花朝览秀,相约书院”为主题的2025年豫西南第七届花朝节在花洲书院景区服务中心盛大开幕。

孔子文化研究院举办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请书论证会

3月31日上午8:00,孔子文化研究院在孔子书院B416举办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请书论证会。刘彬副院长、周远斌教授、孙宝教授对我院老师提交的十余份申报材料进行了深入、严谨的论证。

方朝晖《春秋左传人物谱》《何以经世》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成功举办

3月31日,方朝晖《春秋左传人物谱》《何以经世:儒家治道及其现代意义》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孔子研究院举办。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