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重阳】自然本性与历史 ——读陈赟教授《文明论的历史哲学》

人朝向超越者的体验之差异一方面塑造了不同的超越者(如“上帝”和“天道”之别),另一方面标志着不同的“自然本性”,历史则是这种不同的超越体验所展开的场域。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根源性反思所达至的地基就是人自身的超越性体验,而对于西方“逃离的形而上学”进行的批判所呼唤的就是人之真正的自然本性。

【集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复古?还是创新?(干春松 曾亦 陈壁生)

面对礼崩乐坏的时代,大多数思想家会作出两种选择:其一,回到旧秩序,也就是所谓“从周”,目的是秩序的恢复或重建。这是复古的路子。其二,损益或改造旧秩序,即当人们意识到旧秩序不足以应对现实的种种挑战时,就会试图对其进行改造。按照《春秋》公羊学的说法,就是“损周文而益殷质”。这是开新的路子。

【张清江】“祷是正礼”:朱子学视域下“祷”的哲学基础及其精神意涵

在朱子学的诠释下,“祷”作为面向特定信仰对象的意向性行动,是圣人基于“天理之自然”确定的礼仪准则,在气化流行的宇宙秩序中有获得“回应”的真实性依据。祷者正是以这些基础信念为前提,将自身生活困境向神灵敞开,并在与神圣的“遭遇”中获得如何面对这些困境的精神经验和意义依据。

【王顺然】良知如何呈现:经验知识的解释进路及其反思——以“体知”与“动力之知”为例

以经验知识的进路解释良知如何呈现,需要以良知不学而能的先天性与其呈现于经验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给予“经验知识如何触发良知”和“良知如何运用经验知识”两个核心问题以有效的解释。同时,认知能力的提高与经验知识的积累都影响了主体对当下道德场景的把握,从而也参与到良知直下的判断中。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陈明著《易庸学通义》目录暨序跋

儒学是一个以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天人之学有机整体:《周易》彰显天道,《中庸》论述天人之间的理论关系,《大学》则在现实层面对则天而行的实践活动加以阐扬。在这样一个核心或基础的结构之上,儒学的其他著述,如《春秋》《孝经》以及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等,都可以得到比较合适的安顿和解释。该书写作上以传统的文本注释为经,以···

【韩书安】理学视域中的存在与时间:重思孔子的“川上之叹”

作为经典世界中的思想史事件,孔子的“川上之叹”存在着伤逝、勉学、道体三种诠释路径。相较而言,“道体”说既克服了“伤逝”说的消极观念,也深化了“勉学”说的思想内涵,并且还实现了圣贤之间的“视域融合”,在经典解释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形而上学的视域来看,孔子“川上之叹”所表达的核心主题是对存在与时间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

【王羿龙】明代名节论的衍变及其影响——以明季士人殉节为中心

一方面,注意于“名节”的自觉性与“士风”或“学风”间的关系,试图重塑“士人”这一政治身份在道统观下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罔死”与“变节”的批评在延续明季道德严格主义风向的同时,也经由对名节观的厘正,而为自身在不仕清廷的前提下打开生存空间。回视程伊川之论党锢,在某种程度上,此两者皆可视为丧乱之后对宋学的回归。

【孙自磊】《西铭》的宇宙论是宗法模式的吗?——何炳棣先生《西铭》解读献疑

张载在政治社会思想上主张宗法制,但不等于《西铭》的宇宙论也是宗法模式的,不能据此否定《西铭》具有博爱与平等观念。把博爱与差等之爱对立起来,对两种观念都极为有害。借助对若干博爱观念的讨论,重新肯定差等之爱之于博爱的重要性,突出差等之爱中厚薄之分的意义,具有较大理论价值。

【陈乔见】孔子的“义”概念:适宜权智还是绝对的道德原则或价值?

实际上,从训诂上看,一律以“宜”训“义”是不通的;从德行上看,这些现代诠释混淆了“义”与“权”“智”的区别;从思想上看,这些诠释混淆了某种情境下具体行动的权变智慧与行动背后不变的道德原则或道德价值之间的区别。此种诠释看似抬高了孔子的智慧,实则是一桩美丽的误会。孔子“义”概念与其说是情境适宜性的权变智慧,毋宁说是绝对的不可···

【张辉】天下无无父母之国:古典儒学视域下的一种家国关系

在古典儒学观念中,家庭更具有先在性和原初性,家庭中的血缘亲情具有必然性,是道德原则的本源,也是构建社会伦理和国家政治秩序的基础,而国家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存在。古典儒学对家国关系的这一理解在后世的政治实践中不时出场,不断提醒人们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权威对家庭利益的任意侵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

【陈赟】探寻历史意义的中国进路

中国思想正面这一开放历史过程,并不诉诸超越的绝对普遍性,而是探寻在历史内部理解历史中意义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中国思想构建基于天经、地义、人情组构的具体的历史普遍性,以“天下归仁”转换西方的自由为本的历史进程叙事,以“和而不同”“多元一体”构建多元文明的共生秩序。

【丁为祥】“《大易》不言有无” ——张载对于理学建构及其研究的一点忠告

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张载是北宋五子中第一个自觉地对理学之理论基础展开“稽天穷地之思”的思想家,同时又从总结思想发展之历史经验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带有必然性的结论,这就是“《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

【姚才刚】明代甘泉后学的主要类型与多元流变的特点

明代甘泉后学可划分为五种类型:以洪垣、庞嵩为代表的甘泉学之正传;以唐枢、蒋信为代表的折衷派;以何迁、吕怀为代表的“得甘泉学之一隅”者;以唐伯元、杨时乔为代表的偏向于程朱理学者;以王道为代表的湛门另类人物。

【陈赟】礼之起源、秩序本性与文明历史——以《礼运》礼之起源到大成的叙事为中心

《礼运》刻画礼之从起源到大成的叙事,是以三代以上的典范案例来展示秩序(礼)的意义、历史及其本性。对这一叙事的进行整体性的文本分析,则可以看到,神显、圣创、文明构成三种理解秩序历史及其本性的关键词,但“神显”“圣创”可以纳入“文明”之中,作为“文明”的构成部分而被理解。秩序的完备状态在《礼运》中具有通人人(人伦完备)、···

【冯兵】朱子论“命”:形态、结构与性质

“命”的观念在传统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朱熹的命论具有“动-静”双重形态与“理-气”二元结构。静态层面的命“以理言”,为分殊之理,具本体论意义;动态层面的命主要是“以气言”,体现的是宇宙万物的创生机制与原理,具生成论意义。而生成论是朱熹命论最基本的性质。

【李宸】被身体所拥有:对孔子眼中德性化身体的初探

不是“自我”拥有身体,而是身体拥有“自我”。这是我们在返回孔子的“身体观”时,首先需要澄清的一处认识。尽管“自我”与身体之间的界限在“子曰”之中经常是模糊的,但是作为人自身所是的那个德性化身体,却极易被“自我”所遮蔽。因此,确切地说,“修身”并非对身体本身施加某种操作,而是解除“自我”对身体的遮蔽,让人的德性化身体能够显现出···

【米湘月】即凡而圣:人际交往视域下《吕氏乡约》的伦理操练、情境礼仪与调音

乡约兼顾个体成人与关系维和的双重功能:自我实现具有超越性与社会性的“即凡而圣”价值;人际关系的维和建构了伦理情谊化的乡村熟人社会。《吕氏乡约》《乡仪》的伦理操演与情感感化机制对当前乡村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建设均有裨益。

【陈睿超】性论与理本——论程颐对王安石坤卦六二爻注解的批评

程颐对王安石注解坤卦六二爻的“因物之性而生之”之说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此为易学史上的一桩公案。从思想来源看,王安石《易解》中对坤六二的诠释根本立足于儒家立场,但“因物之性”之说实有玄学思想的渊源。而程颐的批评则一般性地指出了“因物之性而生之”无论在玄学还是儒家思想中都难以成立的原因,即在于此说违背了自然物性观念本有的···

【张锦枝】论王阳明思想中的物与知

一方面,阳明物论充分尊重物的独立性,与心相区别;另一方面,良知被提升为本体,物在良知学的伦序中被重新规定,良知不能理所当然地像性理一样成为万物的本体,形成知体物用,而是在知为意之体、物为意之用的独特结构中,与物统一。其根本原因在于阳明没有最终证成天理和良知为一,他在儒家传统物论和良知本体基础上的物论之间的罅隙···

【唐文明】定位与反思——再论张祥龙的现象学儒学

虽然张祥龙的现象学儒学呈现出某种明显的现代特征,但我们并不能够因此而简单地将他划入现代新儒家的行列中。像贺麟那样的现代新儒家都是现代性的拥趸,都立足现代性立场论衡儒家传统,而张祥龙则不然,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现代以来第一个充分认识到现代性的严重问题、进而对现代性进行了彻底反思的儒家学者,他由此而开启的思想方向···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