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斌 杨晓伟】荀子行历述考及补正 ——以钱穆先生的考辨为主轴

关于荀子的行历,有两大难解之处:其一,是“威、宣之际,荀卿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一事;其二,则是“荀卿年八十为兰陵令”一事。以往的研究看,除了钱穆等学者外,大家对于这同等重要的两件事情却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对于前者,因史籍记载中出现了一事两说的情况,所以大家都能认真对待并力求给出一个合情合理地解决方···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陈来:教师节日期调整的时机已成熟

“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后,这个节日相关的活动可以纳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陈来认为,改在孔子诞辰日后的教师节不仅是尊师的重要节点,还能彰显尊师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突显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

【联合早报】两会点评:教师节应该改改日子?

2004年以来,不断有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议改设教师节的日子,今年提案的阵容尤为庞大。孔子作为世界各地都能接受和认可的正面形象,理应首先受到中国社会的尊崇。如果修改教师节日期能引导更多青少年了解孔子,尊师重教,对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定将大有裨益。

【王记录 丁文】在史法与史义之间:刘知幾的经史观与史学批评

刘知幾以经史互释的方法进行史学批评,以经衡史,所强调的是经对史的指导;以史评经,所强调的是史对经的验证。在这种经史互释的过程中,刘知幾消解了经学的神秘化和神圣化,实现了经学的理性回归,彰显了史学的社会价值,并试图通过经史之互补,为经史之学的发展寻找出路。

【王沁凌】史学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哲学史写作——从胡适到冯友兰的一条线索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代表了一种求客观、重方法的史学研究趋势,由此促动了第二次史学革命。顾颉刚的“古史辨”运动和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是对胡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在胡适开拓的基本研究格局、顾颉刚和傅斯年等人提出的关于古代思想材料的考辨方法下展开的,它贯彻了···

【张志强】“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

历史的开端从来都不是自在的,而是一个由后代不断确认的起点。历史上,当中国人选择夏、商、周三代作为文明历史的开端,“三代”就成为构成中国文明主体性的重要内涵;在中国的经史传统中,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历史的“三代”在其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被原理化。“三代”所蕴含的政治原理与三代的历史之间有何关联?

【何益鑫】儒家心性之学的转出 ——论子游的思想创造及其道统地位

子游是孔门后期弟子的代表人物,是儒家心性之学的肇端。从《论语》等记载看,子游得力于礼乐,尤其对乐教有深入领会。他对“本”的重视,源于乐的造诣。他关切人的内心的生存活动与情感状态,将之视作为学工夫的出发点和落脚处,并从人情表达之需要的角度重新理解礼乐制作的意义。由于对内心的意识现象和情感活动的长期关切和反思

【陈来】王阳明晚年思想的感应论

阳明晚年在越城讲学明道,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是阐发了感应论的思想。王阳明晚年的感应论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以感应论来证明万物一体的思想。阳明通过心与物的感应关系来证明心物的一体性,主张在这种感应的关系中,不是心意构造对象物,而是感应关系构建起了心物二者的一体性,从而证明万物一的一体性。

【章启群】东、西方学术文化与演绎体系

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之时,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提出,西方文化只是当前时代的文化,印度文化是属于历史的过去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人类社会未来的文化。这一论断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一百年过去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军事、文化等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重新审视梁先生一个世纪前的论断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赵金刚】体性与体用

《五行大义》以体性表示一般认为的体用的含义,体与形体有关,性与功用有关,这与中古的一般非佛教文献的含义一致。《五行大义》论述了五行、五常的体用,在性情问题上亦有讨论。这些讨论在哲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陈忠平】孔教“世界主义”与“国教”——康有为1899年在加拿大佚文的新发现及其考析

通过对于康氏佚文的考证和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研究,可知他所追求的孔教“世界主义”并不限于以往学者所关注的大同乌托邦理想,也包括他在早年就已提倡、并在加拿大首先付诸实践的为孔教而“传教”海外的行动策略。基于以孔教为中心的世界主义,康氏在戊戌变法前后曾提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保教”与“保国、保种”并列的口号。

【谷继明】​张载与王夫之关于乾父坤母说的政治哲学差异

周秦两汉的“亲亲”,是一套整全的制度,建立在封建或门阀基础之上。但在宋代只讲“亲亲”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粉碎,因为此时的“亲”只是规模很小的宗族,甚至是散户。如何聚合起这样的社会?从形上学而言,即是二程的“天理”学说;从实践操作而言,即是“大心”“识仁”“民胞物与”。

【苟东锋】正名与正义——兼论儒家权利观念的隐没与浮现

儒家正名论及名教理论可以视为一种具体的中国正义论。对正名和名教问题的研讨可以发现,一方面,传统儒家正义论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君子为平民操心的格局,这一格局决定了权利观念何以在儒家思想中隐没不显。另一方面,传统儒家正义论的前提是君子与平民二分的观念及现实。

【陈壁生】郑玄的“古今”之辨

两汉今文经学以经为常道,克服经的“时间性”与“历史性”,五经之文,在材料的意义上,是先王之法,经过孔子的删削述作,把殊时、异世,各不相沿袭的先王之法,结合成为统一的孔子一王之法。郑玄吸纳《周礼》,并以《周礼》为本注其他经书,将经传中大量与《周礼》不同的内容理解为唐虞夏殷之法,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对《士冠礼》“古者生···

【赵炎】儒家公私一德与家国一体的形而上学基础——从中西之争而非古今之变的角度看

公私德之辨的背后,不是已成定局的“古今之变”,而是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各自政治体制不同的“中西之争”。中西之争在规则(政治秩序)与执行规则之能力(德性)的双重张力中展开。这首先体现为对规则执行者是否应当具有道德之善的不同态度,另一方面,中西之争也同时呈现为规则的现成性与规则执行者的自主权变性之间的张力。

【贝淡宁 汪沛】贤能政治及其改进

当代中国经历了实质性的政治改革,重建贤能政治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尚贤制也会带来激烈竞争,我们需要儒家式的软实力与民主开放、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和道家式的怀疑相结合,并充分肯定“非政治”生活方式的社会价值。

【孙光耀】“行道之儒”的登场与清代儒学的制度化——以范仲淹从祀孔庙为中心

孔庙从祀制度秉承“崇德报功”的原则,意在表彰孔门弟子及后世儒家接续儒学“道统”者。清代以前,从祀孔庙者多为“传道”“明道”之儒,以其道德文章名世。宋儒范仲淹是清代新增从祀孔庙之第一人,也是以事功著称的“行道之儒”从祀孔庙的先行者。

【董平】儒学的信仰建构及其“类宗教性”

“主体性”的建立,在先秦儒学的基本语境中,实质上就是将作为绝对的最高实在之道的自在内向转化为个体自身的本原性实在,这一本原性实在经由个体的自觉认同而被确立为个体的“主体性”,同时也是对最高实在之外在的绝对性的内向消解,故“主体性”与最高实在本身的存在性相同一。正是这一“主体性”建立与意义输入的内在“程序”,构成了儒学之···

【姚中秋】千年困局与中国思想的前路

儒学虽有完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但士大夫的教、政二重身份致其易偏于教化,以教化消解、替代政治,疏于国家能力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思想补上了现代国家能力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张昭炜】方以智“余”论

从现代哲学解读,“余”可被视为藏密之体、生生之源、根本之故。藏密之体如冬之收敛退藏、至日闭关,冬至一阳来复,导出生生之源;生生之源包括声音的旋生与大一天地的返生,形成旋出与旋入的混合双旋结构;由死与生之喻引出根本之故,追问“何以”,牵带出“所以”。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